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曾用名:石油地质实验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1-6112
CN:32-1151/TE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2.55102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地学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石油文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
期刊热词:
盆地·油藏
有人不认可“化石能源”这个提法
我们的地球是一颗碳星球,因为有太多碳。环顾一下你的周围,你的家具用品、吃的穿的用的、你读的书本、甚至包括咱们自己,没有哪一样里边没有碳元素。我们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导致气候变暖,这让科学家们头疼。所以我们要种树,树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碳把它固定到地面。如果哪一天树变成了煤,煤可以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石能源。
煤燃烧释放热能和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碳一直在不停地循环,从土壤到空气,再从空气回到土壤。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打破这种平衡,因为我们把地底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抽出来、把煤炭挖出来烧,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被封存在地底的碳变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有些朋友对“化石能源”这种提法总是心存怀疑,全球石油产量每年40多亿吨,年年都说石油会耗尽,但地底下的石油储量却似乎并不见少,现在已经探明的石油达到了2300亿吨。科学家们还说在我们的地底下总共封存了1.5亿亿吨碳,如果说这些都是化石能源,是由细菌和动植物的尸骸堆出来的,细菌怎么变成石头和油?它们不会腐烂或被吃掉吗?古时候哪来那么多细菌呀?
美国中部井架林立的页岩油田
地球大气曾经充满二氧化碳
碳并不是在地球上产生的,它来自古老恒星,是核聚变的产物,也是恒星毁灭的象征。未来当我们的太阳烧光它内核里的氢,内部的能量无法抵抗外壳压力时,它外面的物质会向内剧烈坍塌,造成强烈爆炸,这就是氦闪。经历几次氦闪之后,太阳正式走向死亡。
在氦闪的过程中,太阳内部物质会经历一种“三重α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氦会聚变成碳,这正是宇宙中碳的起源,地球上所有的碳也是来自于太阳诞生之前的一次剧烈爆炸的残骸。
“三重α过程”产生碳
但在地球诞生之初,碳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地下,大气中既没有碳也没有氮气更没有氧气,原始地球的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是氢气和甲烷,这是太阳系星云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气体。
随着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发热,地球变得滚烫,岩石熔融,大部分铁和重元素下沉到地心,而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和氮气一起随火山喷发出来。水聚为湖泊和海洋,大气中充斥着几亿亿吨碳,氧气几乎为零,这时候的地球不适合今天生物的生存。
二氧化碳和水从地下喷出形成大气和海洋
生命的出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在大约40亿年前,在地球表面的海洋与湖泊中诞生了最早的单细胞生命,这些原核生物不需要氧气就能生存。到了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更高等级的单细胞生物——蓝藻细菌,这种细菌吸入二氧化碳,再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氧气释放到水里后与游离的金属(主要是铁)离子产生氧化物,今天绝大多数的铁矿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细菌和藻类制造氧气固定了碳产生氧气改变了地球
当水里的金属离子差不多耗尽,氧气就从水里释放到空气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越来越少,氧气越来越多。水里大量的厌氧细菌都被氧气给毒死了,这就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又被称作“氧气大屠杀”。三十多亿年间海洋和湖泊里的细菌去哪了?它们死后都沉到了水底。由于水中氧气含量极低,它们不会腐烂,也没有别的生物吃掉它们,这些细菌和藻类携带着亿亿吨计的碳一点点沉积、被沙土和矿物质掩埋起来。
细菌和藻类清除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了氧气、净化了海洋与湖泊的水质,也为更高级生命的出现和演化创造了条件。
寒武纪海洋生物大爆发
沉积和板块运动制造石油
由于大量泥沙倾泻,水底沉积的物质被越埋越深,在亿万年的时间里会深达数百甚至几千米。地球的中心是一颗炙热的大铁核,它的温度高达5000℃。地心强大的热力使地幔物质翻滚对流,地幔又推着地球表面的地壳来回移动。一部分地壳被挤压到另一块地壳的下面,在高温高压下,沉积的细菌残骸发生了变性。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网址: http://www.sysydzzz.cn/zonghexinwen/2021/1011/942.html
石油实验地质投稿 | 石油实验地质编辑部| 石油实验地质版面费 | 石油实验地质论文发表 | 石油实验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实验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