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曾用名:石油地质实验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1-6112
CN:32-1151/TE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2.55102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地学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石油文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
期刊热词:
盆地·油藏
1 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 欧盟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1.1 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
1.1.2 欧盟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的碳减排措施
1.2 美国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2.1 区域型碳排放交易系统
1.2.2 美国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的碳减排措施
1.3 中国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
1.3.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3.2 中国典型石油与化学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措施
1.4 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差异与启示
2 典型石油与化工产品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1 乙烯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1.1 石油路线乙烯工艺现状
2.1.2 非石油路线乙烯工艺现状
2.1.3 乙烯生产的能耗和碳排放核算
2.2 成品油生产的工艺现状及碳排放
2.2.1 石油路线成品油工艺现状
2.2.2 煤制油路线工艺现状
2.2.3 成品油生产的能耗和碳排放核算
2.3 中国能源的消费分布及碳排放情况
2.3.1 能源消费情况及碳排放情况
2.3.2 能源分布情况
2.3.3 区域碳排放与能源分布对比分析
3 石油与化学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3.1 探索产业高端和工艺降碳的新技术
3.1.1 采用更加原子经济性的工艺技术
3.1.2 区域能源结合优化原料配比
3.1.3 石油与化学工业与绿氢能源耦合发展降碳
3.2 建立绿色集成化工园区
3.3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3.4 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3.5 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
4 推动石油与化学工业碳减排的对策
4.1 国家政策层面
4.2 社会文化层面
4.3 科技创新层面
5 结语
文章摘要: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的“三高”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总结典型国家及其石油与化学工业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措施行动,对乙烯、成品油等石油与化工产品不同生产路径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中国的区域能源分布特点、各省份的石油与化学工业产值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明确提出作为碳排放的大户,石油与化工行业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被纳入全国碳市场。文中指出石油与化工行业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碳减排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能源分布情况和石油与化工产品生产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建构清洁低碳、节能高效的工艺流程体系,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石油与化学工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核心是区域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并以此为前提建设绿色集成化工园区,辅之以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综合利用,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碳固定。还提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等的减排已经提上日程,我国也应加快相关技术储备。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1-2520
论文分类号:F426.7;F426.22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网址: http://www.sysydzzz.cn/qikandaodu/2022/0604/1169.html
石油实验地质投稿 | 石油实验地质编辑部| 石油实验地质版面费 | 石油实验地质论文发表 | 石油实验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实验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