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曾用名:石油地质实验
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1-6112
CN:32-1151/TE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2.55102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地学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石油文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
期刊热词:
盆地·油藏
可以说,李林在自己科研中所奉献的精神与时间,用到培养下一代人才上也丝毫不肯松懈。
她深知学生才是祖国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都想尽可能地培养人才,希望在自己百年后能有人能接替她继续为祖国科研发展做贡献。
最终,2002年5月31日,这位一生都投入祖国科研发展的女性伟人在她79岁时,于北京医院因病治疗无效而与世长辞。
虽然这位伟人不在了,但是伟人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知识和科研成果却一直不断的推动着国家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科学物理所沈保根主任评价李林说道:“李林先生是物理所乃至院士中非常受尊敬的科学家,她对物理所的学科发展、对年轻人的培养、对研究生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在李林的一生中,除了母亲的照料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男人,感染影响着李林的一生。
首先是李林的父亲,李四光,中国的地质学之父,也同样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经的担任者之一。
李四光这位父亲对李林 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而且成功的,在李林幼儿时期,便被父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绪所感染,因而奠定了李林立志投身科研报效祖国的态度。
李四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时代投身研究中国地质学,为当时社会资源匮乏的中国找到了不少地质资源,促进祖国发展。
当时的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多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而我们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信我国如此幅员辽阔却没有能被看得起的石油资源。
于是李四光开始总结石油生产地的环境条件,最后整理出国内可能存在石油资源的地段。
1955年,当李四光先生有所发现后,立刻发信给当时的中央内部人员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得到消息后,将李四光先生有关石油勘探的工作上报给中央。
最后中央在李四光先生的指导下相继在国内多个地方探测出石油资源,其中就包括现代著名的大庆油田发源地。
随后多个石油资源被发掘,中国的石油地位在世界逐步上升。
到现在为止,在北京召开过第15届石油世界大会,这表明中国石油工业的地位已经得到世界认可,而中国也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的石油资源匮乏国。
中国石油在世界地位的上升都得益于李四光先生对地质和石油的勘探工程。
后来李四光先生又利用自己专业的地质学知识,独自创立了地质学理论,为后来的原子能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且在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学知识带领下,后来又研发出了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地震研究学和预报科学。
除了在陆地地质学上的研究成果外,李四光先生还投身研究了冰川地质--第四纪冰川活动。
该次地质科研甚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更是为国内地质勘探的进一步大成就。
82岁的李四光先生于1971年因病离世,后来对于李四光先生精神的体现可以从先生的独女李林身上体现。
据李林回忆,她和父亲一样都曾改过名,而且原因都是令人所不可思议。
李四光先生是因为考试错填不可更改而被迫改名,李林则也是因为报考高中在姓名上遇到问题被迫改名。不得不说父女两个在改名上都十分有缘分。
说起李林对父亲的印象就是父亲是个十分热爱工作的人,甚至会因为工作太晚而导致记忆有点迷糊。
就比如在李林五岁的时候,因为李四光先生工作到太晚而问自己的女儿:“你是谁家的孩子,该回家吃饭了”李林觉得好笑只能乖乖回答道:“我是你的女儿,我来叫你吃饭了”。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网址: http://www.sysydzzz.cn/zonghexinwen/2022/0410/1159.html
石油实验地质投稿 | 石油实验地质编辑部| 石油实验地质版面费 | 石油实验地质论文发表 | 石油实验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实验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